11月25日,第十七届“法官与学者对话”论坛在京举办。北京互联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姜颖作为法院系统代表应邀参加会议,并发表了题为“数字经济背景下数据权益保护的挑战及司法应对”的主旨演讲。
会上,姜颖院长主要介绍了数据产业及行业呈现出的争议问题,涉数据权益类案件的案由分类和研究热点,案件审理中发现的问题及此类案件的裁判理念等内容。她提到,“数据二十条”初步构建了数据分级分类确权和授权机制,但对于数据权益保护的制度安排和体系协调方面却作了一定“留白”,伴随数据要素和实体产业的深度融合,数据产业及行业已然出现一些有较大争议的问题。她表示,厘清数据确权与数据交易、数据利用之间的关系,划分不同市场主体在数据收集、处理、利用时的行为边界,明确数据权益保护路径选择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司法实践中,涉数据权益类的新类型案件不断涌现,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在数据权益保护路径上,目前存在物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等多种观点。她指出,对于数据权益类案件审理,要促进数据共享、鼓励数据登记;要审慎进行数据赋权,避免“过度保护”;要守好个人信息和数据安全保护红线。
姜颖院长的发言紧密结合北京互联网法院审判工作实际情况及数据权益保护方面的最新实践,充分体现了互联网法院在推动网络空间治理、规范数据产业发展、服务保障数字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使命担当。
此次“法官与学者对话”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和人民法院出版社联合主办,由《数字法治》编辑部协办,来自政府机关、司法机关、科研院校以及企业界代表等100余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