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今日法院 > 要闻动态 > 正文

北京互联网法院25篇案例入选《中国法院2023年度案例》《中国法院年度案例集成丛书》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国家法官学院公布了《中国法院2023年度案例》《中国法院年度案例集成丛书》的稿件采用情况。北京互联网法院共有25篇案例入选。其中,6案入选《中国法院2023年度案例》,19案入选《中国法院年度案例集成丛书》。

  《中国法院2023年度案例》系列丛书于2023年5月出版,涵盖了刑事、民事、行政、执行四大类审判业务的案件类型。北京互联网法院入选的6篇案例分别是:综合审判一庭郭晟、刘承祖撰写的《依据虚假材料作出的行政行为应予撤销》(行政纠纷),综合审判二庭张倩、柴榕翔撰写的《电子商务合同成立后卖家不履行发货义务,且以虚假情况诱导消费者持续等待或者加价购买,应认定构成欺诈》(买卖合同纠纷),执行局崔丽萍、汪倩撰写的《二手商品网络买卖合同信息披露义务履行不到位造成合同目的不能实现》(买卖合同纠纷),执行局韩武撰写的《网络平台新闻报道侵害名誉权的认定》(人格权纠纷),综合办公室伊然撰写的《对已公开个人信息及行为人自行公开个人信息再次公开的侵权认定标准》(人格权纠纷),综合审判三庭孙铭溪、毛春联撰写的《自然人的人格权保护及于其虚拟形象》(人格权纠纷)。

  《中国法院年度案例集成丛书》于2023年2月出版,以历年“中国法院年度案例丛书”采用的案例为精选基础,汇集了十余年多类型、多视角的疑难新型典型性案例。北京互联网法院共有19篇案例入选,涵盖“保险纠纷裁判规则理解与适用”“合同纠纷裁判规则理解与适用”“侵权纠纷裁判规则理解与适用”“人格权裁判规则理解与适用”“知识产权纠纷裁判规则理解与适用”等分册。
  自成立以来,北京互联网法院党组高度重视指导性、典型性、标杆性案例的挖掘、提炼、培育和宣传工作,在院党组统筹部署下,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理了一大批具有填补空白、树立规则、先导示范意义的互联网案件,培育典型案件150余件,以优秀司法案例工作为重要抓手,形成七大裁判规则体系。下一步,北京互联网法院将继续坚持“以裁判树规则、以促治理促治理、以治理助发展”的审判理念,进一步做好典型案件培育,努力挖掘司法案例中的法律精髓,充分发挥裁判引领作用,为网络空间治理和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推荐分辨率:1600*900及以上  推荐浏览器:IE10及以上版本、或 Chrome、Firefox浏览器
版权:北京互联网法院所有  京ICP备200094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187号